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

游中有学,学中有思——行走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享

2020.03.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量:

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,

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,

将生命感、价值感唤醒。

——斯普朗格(德国教育学家)

undefined

游学是世界各国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。两千多年前, 孔子以游学进行社会交往, 把游学作为获取知识、培养情操的一种重要途径, 为当时和之后的游学树立了重要的标杆。他认为, 游是载体、手段, 学才是本质、目的。子曰:“志于道, 据于德, 依于仁, 游于艺。”一千年前提出“苏湖教学法”的胡瑗, 则开始有意识地把游学运用到了实际的书院教学之中,让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,践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, 真正培养出“明体达用”的致治之才。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和才干, 在行走中增进对文化、对社会的了解和体验, 更在行走中完成自我的认知和道德完善的自觉, 这是传统教育体系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。

在美国, “Outdoor Education”为学校组织的有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, 其中包括校内课程学习、校外实地参观考察等活动,宗旨在于提高参与者的学术视野、实践技能和文化素养, 并将这些内容算作学分。在英国与澳大利亚, “Field Trip”是由学校组织,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, 结合课程相关理论与实地实践, 由切身体验获取相应知识的模式。

undefined

结合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世界各国的先进做法,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引下,高职学院文化休闲系于2017年推出了新型沉浸式教学模式——行走的课堂系列研学活动,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期。从大美青海、宁夏,到秀美苏杭,再到好客山东……,一路走来,广受学生好评。
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
一、

课程设计的系统性

行走的课堂是对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,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现场考察,结合《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》、《旅游商品设计》、《休闲业概论》、《导游业务》、《中国旅游地理》等核心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,通过现场讲解、观察调研、思考讨论等形式,来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。因此,在课程设计上,横向需做到多门课程重点的串联和衔接,纵向还要兼顾到活动目标制定,活动方案设计,以及考核和总结的系统性。

二、

课程实施的主体性

任何课程的实施都应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认知规律, 研学课程也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, 强调学生自身的积极性, 提升教育的效果。以本次行走的课堂为例, 我们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, 结合课程资源, 分以下几个环节实施:

1.确定主题

在活动初期,就活动主题的选择我们开展了一次线路规划设计大赛,最终“与蔚蓝不期而遇——行走山东”脱颖而出。

undefined

2.设计方案

行走的课堂始终坚持让学生全程参与设计,学生们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组织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景点、游览空间和时间次序等资源,秉承我们一贯的教学宗旨,不破坏学生的创意性,尽量保持设计的独创性。最后,通过多轮论证得出最终的设计方案。

undefined
undefined

3.课程实施

整个课程的实施, 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需求。因为研学是整个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主要时空, 在这样充满变化的活课堂中, 学生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对象, 也是课程活动展开的主体, 还是课程效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,最终真正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课程特色。

行走的课堂基于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,组织工作中牵涉到火车、汽车、轮船等交通工具和餐饮、住宿、景点、地方接待、财务收纳支出、安全事项等各项工作的统筹,所以繁琐、细致、规划、沟通、反复等标签词就成了各项程序的代码。

undefined
undefined

4.汇报总结

根据课程大纲要求,学生撰写研学报告,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学成果汇报展示,教师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总结, 并撰写研学案例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比对之前历次行走的课堂活动,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, 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, 为下一次课程的实施提供借鉴。

课堂在路上,通过观察、参与、交际, 使学生开阔眼界,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建筑、文学、绘画、音乐、戏剧、茶道、菜系、民俗等文化元素的体认,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线路规划设计能力,导游讲解能力,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能力等,真正做到游中有学, 行中有思,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。行走的课堂用实际成效进一步彰显了“读万卷书, 行万里路”这一古训中蕴含的教育价值。

undefined

教室和教科书只是我们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

旅行才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教育

行走的课堂将一直在路上

 

 

学校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    


Copyright 2017 Xi'an Eurasia University , All Rights Reserved , 陕ICP备13005465-1